初春虽寒冷,天使来增暖

2020-02-19

时间:211 

地点: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区

人物:张利娴(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员)

     今天上800-12:00班,依然是提前2小时出发,背上我们的专用“包”,这个无比珍贵的“包”里装着的是整套的防护装备。开始要独立管床了,离开ICU在血液透析中心工作13年后,再次回归病房就投入这场战斗,心里有些忐忑,但更多的是满满的斗志。

            按照流程,我们进入隔离病区前先严格仔细地进行穿戴。防护服包不全处,用封箱胶粘上;防护面屏不够,用保鲜膜来顶替;护目镜起雾,用碘伏来去雾……小伙伴们总是群策群力地去解决所有难题,直到我们的防护达标!

           我分管了3间病房,一共9位病人,其中3位病人的病情稍微轻点。环目望去,4台心电监护、2台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、1台无创呼吸机在工作中。接班后就开始各种忙:雾化吸入、更换补液、更换湿化水,应呼叫铃……其中还有一位84岁的老奶奶,生活不能自理,没有家人陪伴,时常情绪低落,需要耐心地去劝慰关怀。4个小时里忙的不可开交,幸好有黄天雯护长、李元、彭磊组长和各小伙伴的齐心协力,得以顺利的完成本班工作!

            真是累了!回程的车上,大家都没有说话,静悄悄的在闭目养神。

            回到酒店,进行常规消毒清洗后,却吃不下饭了,原来累到极致是没胃口吃饭的。休息了许久,饿了,吃了份出发前护长们暖心准备的泡面,感觉才好起来!正是同事们在后方的坚守和支持,团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勇气,支撑着我们更全心地投入战斗,勇往直前。




时间:212 

地点:武汉市协和医院

记录人:张利娴(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武汉医疗队队员)

    今天上1200-16:00班。有了昨天的经历,今日虽然依旧忙碌,但是顺畅许多,已经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了。

         工作进行到一半,发现护目镜没戴好,压的脑壳疼痛之余居然还起了一点点雾,看东西有点不清楚。这时却要为病人抽血气分析了!又是视线受限,戴着层层手套的手指不灵敏,隐约担心不能一针见血,让病人挨疼。因为这个病人特别怕疼,曾一度拒绝抽血气!紧张了一会,给自己深吸一口气,认真地触摸动脉搏动、判断血管走向:消毒、轻轻的入针,见到回血了!这时听到旁边的病友说:还不错嘛,一下就抽到了!我松了一口气,心想幸好当年在MICU的功底还在,真好!

    有一位上着心电监护仪的老奶奶病人,年纪大了行动不便,又在使用高流量呼吸治疗仪。今天突然情绪激动,吵着要下床上厕所。无论我们怎么劝说,给她建议采用舒适的床上排便方式,她都拒绝。后来征得医生的同意,在两位帅哥队友的帮助下,老奶奶顺利下床去了厕所。这边队友帮忙照看着老奶奶,以防摔倒;另一边我赶紧去拿新床单更换,因为在吵闹中她的床单已经湿了。重新回到病床后,奶奶安顿好了,她愧疚地跟我们说:我是不是让你们生气了?那样子像极了做了错事的孩童,让人心酸又心疼。同时也让我思考,怎样才能让他们得到更舒适优质的护理——即使身患疾病也不失人的体面和尊严。

    武汉的初春,依然寒冷,医护人员却在防护服里汗流浃背。我们尽心尽力、体贴入微地照护着每一位病患,希望用自己的努力,为武汉增添一丝温暖。明天,一定会更好!